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2-21 14: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包括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留收入等。劳动仲裁的执行申请条件包括法律文书已经生效;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提出的时间符合规定等。
一、
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有哪些
劳动仲裁的执行方式如下:
1.冻结、划拨存款;
2.扣留、提留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二、
劳动仲裁的执行申请条件包括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仲裁的执行申请条件如下:
1.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3.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4.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5.属于执行法院管辖。

三、
劳动仲裁的执行期间为几年内
劳动仲裁的执行的期间一般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仲裁有什么执行措施
法院可对劳动仲裁裁决采取下列执行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仲裁裁决书未按规定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劳动仲裁有哪些执行措施,法律怎么规定的
劳动仲裁裁决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以及冻结、划拨存款和扣留提取收入。如果当事人未按规定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仲裁裁决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对于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在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时,人民法院必须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协助办理。
劳动仲裁有哪些执行措施
法院可对劳动仲裁裁决采取下列执行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仲裁裁决书未按规定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