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后多久判决
更新时间:2024-01-10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庭审后判决的时间是3个月内或6个月内,如果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则为3个月时间判决。民事诉讼庭审的程序是审判长宣布开庭,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等。
一、
民事诉讼庭审后多久判决
民事诉讼庭审后3个月内或6个月内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
民事诉讼庭审的程序
1.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又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
3.法庭辩论。法庭辩论遵循先原告后被告,然后互相辩论的顺序,辩论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
4.当庭调解。法庭会询问当事人是否调解,如果同意调解,可以休庭调解,如果不愿意调解,则进入宣判程序;
5.宣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
民事诉讼庭审可以旁听吗
找法网提醒您,法院只要是公开审理,就允许市民旁听。有的法院会要求出示身份证办理旁听证才可以进入。只要是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开庭时,除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可以到庭旁听,但必须遵守法庭纪律。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开完庭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开庭后到判决要多久,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
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宣判
法律分析: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具体规定,但规定了立案后多久下判决的相关时间。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而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需由本院院长批准,并可再延长六个月。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判决书应在十日内发送;对于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应立即发给判决书。在宣告判决时,必须明确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及上诉法院。无论当庭还是择日下判决书,都不能超过法定的审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