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是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起诉等方式进行解决纠纷。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
1.申请仲裁的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此,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当及时申请仲裁,避免超过仲裁时效。
2.确定仲裁请求:在申请仲裁时,应当明确自己的仲裁请求,包括要求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同时,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
3.遵守仲裁程序:在申请仲裁后,应当遵守仲裁程序,按时参加仲裁庭审,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果需要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提供新的证据材料,应当及时向仲裁庭提出。
4.避免泄露商业秘密:在申请仲裁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商业秘密的问题。因此,在申请仲裁时,应当注意保护商业秘密,避免泄露给对方或者其他人。
5.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对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不熟悉,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咨询律师的帮助。在申请仲裁前,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