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减少工资如何处理好
更新时间:2024-07-17 2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减少工资的,应先与劳动者协商,取得劳动者同意后才能执行。如果单位无故降低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单位无故降低工资的仲裁时效是1年时间。
一、
用人单位减少工资如何处理好
用人单位减少工资处理方法是:
当说明原因,否则劳动者可以不同意,可以申请仲裁或者起诉处理。如果用人单位执意要降低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为由,被迫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管是调动职工的岗位,还是降低职工的工资待遇,都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征得劳动者的同意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
单位无故降低工资的仲裁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单位无故降低工资的仲裁时效是1年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
单位无故降低工资离职的补偿是共同财产吗
辞职补偿金不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辞职补偿金与工资、奖金有明显区别。首先,正常的工资、奖金是对劳动者平时所付出劳动的补偿,而辞职补偿金是针对劳动者辞职这一特定事件而发生的。
它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多年与之建立忠诚、稳定劳动关系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对劳动者失去工作后能在一定时期内得以继续谋生、减少生存风险的一种经济扶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工资怎么去应对
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工资,属于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变更。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单位给少发工资了如何处理
公司少发工资需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记载着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地点、时间、报酬等重要事项,是履行合同的依据和劳动争议的证据。用人单位未在用工时订立书面合同或约定劳动报酬不明确时,应按集体合同标准或相同岗位劳动者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如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如克扣、拖欠工资或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等,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