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后一般两个月内下判决书。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有两点:
1.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2.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改判重于原判刑罚的原则。
1.性质:刑事一审是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而二审则是对法院审判的监督,对一审判决的合法性、合宪性进行审查,对法院的判决进行监督。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一审程序是由于原告为了行使自己的起诉权,避免错过诉讼时效而发生的。而二审程序则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对于法院的判决存在异议发生的。
3.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二审程序的主体则是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或者是由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引起的。
4.判决效力: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判决后,该判决具有终局效力,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5.使用的程序:刑事一审程序包括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开庭审判、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审理、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宣告判决等步骤。而刑事二审程序则是在一审结束后,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和审判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