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中劳动者有哪些权益和义务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4-07-15 0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建议权、拒绝权等,劳动者可以向单位提出建议,受到工伤时可获得赔偿,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包括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义务等。
一、
安全生产法中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
1.知情权;劳动者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2.建议权;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对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议。
3.拒绝权;劳动者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指令。
4.紧急避险权;劳动者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5.要求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权利;如果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6.获得各项安全生产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权利;劳动者有权获得各项安全生产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义务;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义务;
3.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生产技能义务;
4.危险报告义务。
二、
安全生产中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劳动者有保险吗
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劳动者有保险,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工伤保险。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并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提供相应的保险补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从业人员需了解安全生产权利义务。权利方面,可要求了解危险因素,拒绝违章指挥;义务方面,需遵守规章制度,接受培训,发现隐患及时报告。这些操作有助于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哪些,法律上如何规定
一、法律规定劳动者应承担的义务有哪些
1、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履行哪些相关义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履行下列义务和权利:
1、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除由于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一般来说,劳动者行使辞职权,应根据规定履行提前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的义务。对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建议劳动者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以免因行使解除权不当而出现争议;
2、应当履行工作交接的义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与用人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并通过交接单等书面形式将交接情况作出记录;
3、劳动合同解除后,应注意履行保守用人单位秘密的义务。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是一个劳动者的无条件义务,由于泄密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不仅可以依法追究劳动者的法律责任,而且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追究受密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于有竞业限制约定的,劳动者还应当按照协议履行竞业限制的义务;
4、劳动者还应当向用人单位索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据,也是劳动者办理失业保险和再就业等相关手续所需的重要文件,所以,劳动者应当妥善保管解除劳动合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