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怎么处理好
更新时间:2024-03-18 09: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的处理方式是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案件不予追究,如果已经追究是需要及时撤销案件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谅解书应当写明标题、向被害人支付了经济赔偿等内容。
一、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怎么处理好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的处理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一经发现案件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的,则不予追究;已经追究的,应及时撤销案件,或不起诉、终止审理、宣告无罪。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下: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行为人犯罪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没有被追诉,本人也未再犯新罪的,不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特赦是一种赦免制度,是对受到刑事追究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罚的制度。受到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分子不论其刑罚是否执行完毕或者是否开始执行,都等同于《刑法》执行完毕,以后无论何时对其都不再进行刑事追诉或主张继续执行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国刑罚实行罪责自负原则,犯罪人死亡的,自然刑事责任就无法追究。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在《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后制定的法律中,取消了原来的某种罪或者对原来的罪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机关则不予追诉。
二、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谅解书怎么写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谅解书的写法如下:
1.标题、被害人、被告人的基本信息、呈交法院名称等信息;
2.写清楚因为什么事件、谁对谁表示谅解;
3.如果对被害人进行了经济赔偿或者退赃退赔,需要在谅解书中写清。
出具了谅解书并不等于不可以撤销谅解。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三、
过几年不追究刑事责任
找法网提醒您,案件经过下列期限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怎样不追究刑事责任
以下情形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不起诉怎么处理,具体该怎么操作
一、刑事案件不予起诉后如何处理
1、刑事案件不予起诉后应当公开宣布。根据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应当分别送交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被不起诉人被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移送公安机关起诉的决定书,由公安机关送交。有被害人的案件,应当向被害人送达不起诉决定书。认为不起诉决定错误的,可以请求复议。对意见不服的,可以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民事案件指发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而诉诸司法机关,请求由司法机关受理并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
2、涉及的案件内容不同。刑事案件涉及的是犯罪行为。民事案件涉及的是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等以及侵权行为而发生的纠纷;
3、是否由国家主动介入不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者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代表法律进行制裁。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当事人不主动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一般不介入干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轻伤案件调解后是否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1. 人民法院在对构成轻伤的伤害案件进行调解后,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调解后只是可以从宽处理。
2. 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4. 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
5. 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
6.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7.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