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符合刑事犯罪要件的案件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3-09-18 2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不符合刑事犯罪要件的案件的处理方式是可以按照规定补充相关起诉材料;如果人民法院有案不立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刑事犯罪的追诉期是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的。
一、
对于不符合刑事犯罪要件的案件如何处理
对于不符合刑事犯罪要件的案件的处理方式是: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立案庭工作人员的要求补充相关起诉材料。法院存在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不接收诉状等违法违纪行为导致不给立案的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由法院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
刑事犯罪的追诉期是多久
刑事犯罪的追诉期是多久是根据法定最高刑来判断的,具体多久看量刑多久。最短为五年,是在最高刑不满五年的情况下,最长为二十年,针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二十年后还想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
不予立案的刑事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犯罪中止要件有哪些?
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3、客体是侵犯了某种法益;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中途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构成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理论规定,构成犯罪的需要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即符合犯罪的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的客观要件。只有符合了这些才能称之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