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时限是怎么样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4-03-21 0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疗事故鉴定时限规定为医学会应当在接到鉴定申请后的45天内出具鉴定结论,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服的,可以在15天内申请再次鉴定。当事人提供的手术同意书等材料不真实等情形,会中止鉴定。
一、
医疗事故鉴定时限是怎么样规定的
医疗事故鉴定时限规定为:
1.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2.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3.其他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二、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可以中止吗
找法网提醒您,在下列情况下医疗事故鉴定会中止:
1.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2.提供的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材料不真实;
3.拒绝缴纳鉴定费等情形。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
(二)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
(三)拒绝缴纳鉴定费的;
(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医疗事故鉴定的费用谁承担
医疗事故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或者患者承担。根据法律规定,事故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伤情鉴定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申请工伤鉴定的时间规定:
1. 用人单位应当在三十日内为职工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是社保行政部门。
2. 如果单位没有及时提出申请,职工本人、直系亲属或者工会可以在一年内去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
1. 工伤认定申请表;
2.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伤情案件司法鉴定要多长时间,法律怎样规定
法律分析:
伤情鉴定的时间一般要3日。鉴定机构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对伤情复杂的,不具备即时鉴定条件的,应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文书。对于影响组织、器官功能或伤情复杂,一时难以鉴定的,待伤情稳定后及时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文书。
受伤后的司法鉴定时间是多长时间,法律如何规定
当事人在被他人行为造成损伤后,进行司法鉴定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1.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
2.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限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3. 鉴定时限延长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人。
4. 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鉴定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5. 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