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18 23: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不同之处在于签署的时间、具体内容等方面。其中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在就业前签署的。需要注意的是,发生劳动合同争议的,不能直接起诉。
一、
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的不同之处是:
1.签订时间不同:
三方协议:应在毕业生就业之前签订。
劳动合同: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才签订。
2.主体不同:
三方协议: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学校是就业协议的鉴证方或签约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没有规定,适用任何单位;
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劳动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单位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系统)之间,与学校无关。
3.内容不同:
三方协议: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受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不涉及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享有的权利义务。
劳动合同:主要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4.其它。
二、
劳动合同纠纷能直接起诉吗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合同纠纷一般是不可以直接起诉的。如果该纠纷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的,当事人一般需要先提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再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一般约定多久
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是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的。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与劳动者一年签订一次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为三类:
1.有固定期限合同,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时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期限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约定,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可约定签订一年、三年、五年的劳动合同或其他期限。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即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有什么不同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
1. 两者所适用的依据不同。三方就业协议书适用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而劳动合同则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
2. 两者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而劳动合同则仅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构成。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旦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和三方协议有怎样的不同
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具有以下区别:
1. 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学生、用工单位三方,而劳动合同仅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
2. 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而劳动合同是在用工之日起即应签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但尚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什么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
1. 两者所适用的依据不同。三方就业协议书适用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而劳动合同则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
2. 两者主体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而劳动合同则仅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构成。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旦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