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暴力胁迫犯罪的如何量刑
更新时间:2024-07-10 2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暴力胁迫犯罪的量刑是在具体罪名下,可以从轻或是免于处罚,并且属于共同犯罪的类别,应认定被暴力胁迫人为从犯。被暴力胁迫犯罪的特征是犯罪客体为个人意志活动自由,客观表现是威胁被害人的行为使其产生恐惧心理,而不得不服从。
一、
被暴力胁迫犯罪的如何量刑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既存在成立胁从犯的可能性,也存在成立主犯或从犯的可能性。如果被迫犯在客观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的,便可以构成主犯;如果在客观上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则应当构成从犯。
被迫犯参加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对于认定其在共同犯罪中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次要作用,对其应当认定为主犯还是认定为从犯,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决定犯罪行为人成为主犯或者从犯的犯罪构成因素主要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作用大小,客观上起主要作用者为主犯,客观上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者为从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
被暴力胁迫犯罪的特征
1.犯罪客体是个人的意志活动自由。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加害对方或对方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或财产之事胁迫被害人的行为。这里的胁迫,是指狭义的胁迫,即以引起对方的恐惧为目的,告知对方欲将加害之事。本罪的既遂,以使对方知道欲将加害之事即可构成,并不要求对方已实际地产生了恐惧心理。
3.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一般认为行为人须具有引起对方恐怕的目的。

三、
被暴力胁迫犯罪构成什么罪名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胁迫罪,是指分为狭义的胁迫罪和强制罪两种。
狭义的胁迫罪,是指以足以加害他人生命、自由、名誉或财产之事,或以足以加害他人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或财产之事胁迫他人的行为。
根据犯罪行为按照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进行相应的处罚。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胁迫他人犯罪、并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处罚,胁迫人按照主犯处罚,被胁迫人属于胁从犯。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暴力犯罪如何量刑
对于暴力伤人案件,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伤情严重,建议及时报警并考虑提起刑事诉讼。若伤情轻微,可以选择和解或民事诉讼等途径。在任何情况下,收集证据和咨询专业律师都是关键步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被胁迫杀人的如何判刑?
1. 受胁迫杀人有罪,同样涉嫌故意杀人罪,但应当根据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2. 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4.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被迫犯罪如何判刑
1. 被胁迫犯罪,属于我国法律上的“胁从犯”,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2. 所谓胁从犯,是指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威胁或强迫的程度高、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免除处罚,否则可获得相应减轻处罚。
3. 胁从犯并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的身体完全受到外在的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选择行动的自由,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
4. 一开始被胁迫、不情愿地参与犯罪行为,但后来出于各种原因转为非常积极地、自愿地继续参与犯罪者,不能认定为胁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