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应该怎样赔偿
更新时间:2024-02-11 0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专利侵权应该进行的赔偿方式是以受害人的实际侵权损失计算赔偿款,或是以侵权获得的收益计算赔偿款。专利侵权纠纷起诉可以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法院或被告住所地法院提出。
一、
专利侵权应该怎样赔偿
专利侵权的有以下几种赔偿方式:
1.以被侵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为标准对被侵权人予以赔偿;
2.侵权人以因侵权获得的收益对被侵权人赔偿;
3.按照专利许可费的倍数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二、
专利侵权起诉在哪个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为: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进行起诉。这里所说的侵权行为地,实际上范围很广,具体包括了:
1.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
2.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
3.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
4.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
5.上述行为造成的侵权结果发生地。

三、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而专利权属于民事权利,所以适用此时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专利侵权应怎样去赔偿
专利侵权赔偿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赔偿额可基于专利权人因侵权遭受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2. 赔偿数额也可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进行合理设定。
3. 在考虑专利权的类别、侵权行为的性质及情节后,赔偿额通常在人民币5000元至30万元之间,但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在赔偿计算中,还需纳入权利人为阻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专利侵权的应当怎么赔偿
专利侵权的赔偿有四种方式:
1. 根据权利人的损失确定;
2. 根据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
3. 根据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
4. 人民法院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计算。当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时,可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赔偿数额可在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基础上,上浮至一倍至五倍。
若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明确,人民法院将综合考虑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及情节,确定三万元至五百万元范围内的赔偿额。
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