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发生纠纷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2-15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农村盖房发生纠纷的,可以采取协商方式处理,协商不成的申请乡政府解决等。需要注意的是,农村盖房发生纠纷的,申请诉讼的有效期是3年时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起算。
一、

农村盖房发生纠纷怎么办

  农村盖房发生纠纷的处理方法:

  可以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乡人民政府解决;对乡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房屋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对房屋进行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二、

农村盖房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房屋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涉及到不动产物权和登记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农村盖房

三、

农村盖房的条件

  农村自建房标准如下:

  1.农村居民年龄必须年满十八周岁且符合分家条件;

  2.农村居民建房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村镇建设规划;

  3.农村居民建房必须一户一基;

  4.农村村民在出租,出卖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5.严禁非农户和其他人员在本村购买宅基地;

  6.农村居民建房限额标准,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限额面积为180平方米,使用农用地的限额面积为140平方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农村邻居盖房纠纷怎么解决
### 邻居建房纠纷处理办法 1. 双方可以协商处理或者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 2.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处理 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2.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相邻关系处理原则 1.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 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发生农村住房纠纷怎么办?
1、农村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式是复议或诉讼。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乡级人民政府申请处理。而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争议案件,则应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2、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处理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争议案件,以及由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有关部门转送的争议案件。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是可以的,主要是财产和孩子
你好,可以要求退出退款
您好:被骗金额为400元可以报警。虽然400元未达到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立案标准(通常各地规定数额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0分钟前
若交1000元却什么都没学到,首先查看培训合同,看有无相关退费约定。可与培训机构协商退款,说明未获预
周英豪律师
周英豪律师
14分钟前
这个事情联系一下应该可以按照投诉程序进行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