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应对涉及行政诉讼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17 00: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政府应对涉及行政诉讼问题需要做到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和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行政诉讼管辖需要遵守的原则是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等。
一、
政府如何应对涉及行政诉讼的问题
政府应对涉及行政诉讼问题的措施如下:
一是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要尊重人民法院依法登记立案,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监督,不得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名义,以开协调会、发文件或者口头要求等任何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对依法应当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不判决行政机关败诉。
二是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被诉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 要提高答辩举证工作质量,做到答辩形式规范、说理充分,提供证据全面、准确、及时,不得拒绝或者无正当理由迟延答辩举证。
二、
行政诉讼管辖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诉讼管辖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特别是便于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参加诉讼。
2.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
3.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
4.有利于人民法院之间工作量的合理分担。

三、
行政诉讼立案后能撤诉吗
行政诉讼是能撤诉的。在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而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在经法院许可后,原告可以撤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机关如何积极应对行政诉讼事务
行政机关应对行政诉讼:
1. 及时撰写答辩状;
2. 收集并提交证明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
3. 确保在法定期限内提交所有材料。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得到充分证明。
政府应如何有效处理行政诉讼案件
政府处理行政诉讼应依法应对。1. 准备证据材料,包括作出行政行为的依据;2. 提交答辩状,阐述行政行为合法性;3. 参加庭审,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进行陈述和辩论;4. 履行生效裁判,确保法律实施。
镇政府怎样应对行政诉讼
1. 镇政府应这样应对行政诉讼:镇政府应当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2.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3.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4.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5.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