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判和行政裁决的区别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3-11-09 0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审判和行政裁决所依据的规定区别体现在二者的决定机构和针对的对象方面,其中行政审判结果由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裁决则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审判是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作出的处理措施,行政裁决则是对某一机构管辖的事项处理意见。
一、
行政审判和行政裁决的区别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行政审判和行政裁决的区分依据是两者的决定机构不同。行政裁决是由行政机构作出的。而行政审判是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决是对某一属本机构管辖事项的处理意见,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行政审判是对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处理。
二、
行政审判的特点
1.强制性。行政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标志,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集中体现。行政判决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最后决断,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作出、表现国家意志的司法文书,由国家的强制力作保障。
2.合法性。行政判决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作出。“以法律为准绳”是行政判决的标准,要保证行政判决公正无误,必须严格依照表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制作。
3.终结性。行政判决是对全部诉讼活动的总结,是针对已经审理终结的诉讼争议作同的,而且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作出。
4.实体性。行政判决区别是于其他司法裁判形式,是对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的具有强制性的结论。通过确定当事人之间行政权利义务关系,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实现调整稳定行政法律关系的目的。

三、
行政审判可以上诉吗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诉讼法院判决结果可以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仲裁和行政裁决程序
依法行政包含着程序合法,要通过立法规定行政裁决程序。行政实体法更多的是赋予行政主体公权力,限制私权利,而行政程序法恰恰相反,它对行政主体的活动设置一些约束性规范,限制公权力,保障相对人的私权利,通过行政裁决程序法使公权力与私权利达到平衡
行政补偿和行政裁决的区别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存在许多区别:
1、原因不同;
2、范围不同;
3、程度不同;
4、程序不同;
5、性质不同;
6、依据不同
行政复议裁决书和行政裁决书
你好,被处罚人对处罚决定不服时,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请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法定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其法律依据是《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活动,其法律依据是《行政诉讼法》。除此之外,被处罚人如认为处罚对其造成侵害,还可以依《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提出赔偿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