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离婚协议被认定为没有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23-12-26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协议被认定为没有法律效力的情况是一方没有行为能力时签署的、协议的内容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等。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书的的内容有子女的抚养权归属、财产分割等事项。
一、
什么情况下离婚协议被认定为没有法律效力
以下情况下离婚协议被认定为没有法律效力:
1.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2.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例如约定一方离婚之后不能再婚或者生孩子;
3.协议书的内容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离婚协议书的内容
1. 当事人及其婚姻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结婚时间、生育子女时间个数、离婚原因。
2. 双方同意离婚的表示。
3. 对未成年和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生活安排。离婚后子女和哪方共同生活,抚养费包括教育费。
4. 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分割。
5. 一方有困难另一方实施经济帮助的具体时间,内容包括无房屋产权无房可居一方的居住问题如何解决。
6.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对一方有法定过错的即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
7. 违反协议的责任。
三、
离婚协议书在离婚后不履行怎么办
找法网提醒您,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另一方可以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法院作出判决后还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什么情况下,法院确认离婚协议无效
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
1、签订离婚协议书的主体不适格,即离婚的其中一方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离婚协议书是基于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
3、离婚协议书的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同时,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同样无效。
什么情况下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况有:
1、双方已经领取离婚证时,身份关系约定必须生效;
2、双方就财产生效另有条件的,则按照该生效条件处理;
3、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情况。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达成的以协议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调解离婚为条件的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如果双方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判决。
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什么条件下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具备以下条件的离婚协议有效:
1、签订协议的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离婚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就财产分割、债务承担、子女抚养达成一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