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更新时间:2024-01-10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行政行为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符合行政主体权限范围、行政行为内容合法、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等。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有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等。
一、
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行政行为合法条件包括:
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二、
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有哪些
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如下: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
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
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具体事项、权限、期限等内容。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组织应当将委托书向社会公布。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三、
行政行为多久后才可以行政复议
在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书面申请或者口头申请的方式来申请复议。但是超过六十日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复议机关一般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具体行政行为需具备的一般合法要件
具体行政行为需主体合法、程序合规。
主体合法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需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程序合规则要求行政行为的实施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等都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若主体不合法或程序违规,行政行为可能无效,相关责任人或组织需承担法律责任。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有什么
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要素:
1、主体要件,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在自身法定的权限分工的范围内作出的决定;
3、程序和形式要件,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具备法定的形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有: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2、行政行为应当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与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为违法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五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四)违反本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