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对口头造谣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4-02-01 17: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对口头造谣行为进行定罪的罪名为诽谤罪,相应的处罚的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口头造谣诽谤的取证方式是受害人自行收集,找到证人作证,收集公开诽谤的视频音频资料等。
一、
我国如何对口头造谣行为进行定罪处罚的规定
造谣传谣、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处。
二、
口头造谣诽谤的取证方式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取证方式:
1.收集受害人自己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和事例等。构成诽谤罪,首先需要诽谤事实是征收存在的,且被诽谤者因为该诽谤而使自己的荣誉权收到了损害。诽谤者是通过怎样使得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的,都有那些人能证明该诽谤事实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拿到该证人的证词,最好该证人能上庭作证;
2.邀请听到的诽谤谣言的人作为证人,跟其聊天时可以将话题引入自己需要的内容,并进行录音固定成证据,收集加害人散布谣言的文字材料;
3.收集被公开诽谤的视频音频资料。比如加害人在正在捏造并散布受害人的虚假事实时,可以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偷偷进行录音录像及拍照。

三、
口头造谣诽谤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造谣立案标准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予以立案追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传谣造谣人员怎么量刑
对于传谣造谣人员的量刑问题,需根据造谣内容的真实性、传播范围以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形,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则可能受到行政拘留或罚款等行政处罚。
网络造谣怎么定罪量刑标准
针对网络造谣行为,是否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判断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造谣内容、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核心关注点在于造谣行为的情节和后果。
以上三个答案围绕“网络造谣”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重新表述,符合您的要求。
造谣诽谤如何认定罪名呢
确立诽谤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为一般个体;
2. 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3. 客观行为涉及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且情节严重。此类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