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诉讼时效规定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4-01-17 0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拖欠工资诉讼时效规定的时间是三年,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是一年内,从劳动者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中断了就需要重新计算。拖欠工资仲裁申请书内容应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的事实和理由等。
一、
拖欠工资诉讼时效规定多长时间
拖欠工资诉讼时效规定的时间是三年。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
拖欠工资仲裁申请书内容怎么写
找法网提醒您,拖欠工资仲裁申请书内容如下写: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申请事项;
3.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结束语和呈文对象。
6.最后写上申请人姓名和日期,并且手写签名按上手印。

三、
拖欠工资去劳动局需要什么材料
1.所在用人单位与本人相关的考勤记录;
2.单位负责人有效签名的拖欠工资花名册;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
5.与案件相关的材料;
6.本人签字的投诉文书。投诉文书应载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相关身份信息以及工作单位住所职务等信息。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拖欠工资的法律追诉时效有多长
处理拖欠工资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首先应尝试与雇主协商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寻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调解不成的,可在权益被侵害的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可依法在指定时间内提起诉讼。注意,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是提出仲裁申请的最后期限。
拖欠工程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 拖欠工程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拖欠之日起计算。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一般多长时间
1. 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即使申请延长,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2.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律有特别规定,那么应依照那些规定执行。
3.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明确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有特别规定,同样需要依照那些规定执行。另外,如果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超过二十年,即使有特殊情况下申请延长,人民法院也不再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