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要怎样申请拆迁纠纷仲裁流程
更新时间:2023-11-04 0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申请人申请拆迁纠纷仲裁流程是,到当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仲裁委员会予以受理立案,并在五天之内书面通知当事人;最后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案件。
一、
申请人要怎样申请拆迁纠纷仲裁流程
1.到约定的仲裁委申请仲裁,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仲裁协议;
2.仲裁委对于可以立案的案件,出决定,如果决定立案的,五日之内会发出相关书面通知;
3.仲裁委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
4.组成仲裁庭,当事人参加仲裁。
二、
拆迁纠纷如何协商解决问题
拆迁房屋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等、提出行政、或者是民事诉讼请求等。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三、
拆迁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房屋拆迁行政诉讼时效是六个月、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拆迁的诉讼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权益被侵害之日起算,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拆迁合同纠纷能够仲裁吗
法律分析:拆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通常是协商、行政裁决、起诉以及强制执行。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合同双方签订了拆迁合同之后,因各种原因产生争议或出现违规行为时,首先是拆迁方与被拆迁方进行协商解决,若是协商未果,则可以通过相关仲裁机关进行裁决,若是对裁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拆迁方胜诉则可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拆迁纠纷拆迁纠纷?
1、签了拆迁合同纠纷仲裁协议并满足其他条件的,可以申请仲裁。在签了拆迁合同纠纷仲裁协议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但也需要满足其他法定条件,比如要有拆迁合同纠纷的事实和理由,要写清楚仲裁请求,拆迁合同纠纷属于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双方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起诉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商业纠纷仲裁、劳动纠纷仲裁与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的区别
法律分析:
1. 申请人、被申请人身份信息。
2. 提出仲裁请求。
3. 陈诉纠纷原由。
4. 根据法律,请求仲裁。
上述内容中,去除了法条引用及具体内容,保留了原段落格式和序号,保留了关键信息,使内容更加通顺和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