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属于什么行为
更新时间:2023-10-19 1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会对行为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故意提供虚假的身份资料、假材料,从而骗得贷款。
一、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属于什么行为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
二、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申请贷款过程中,提供了假证明、假材料,或者不如实填写贷款资金真实用途,以骗得贷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三、
生活中骗取贷款罪常见形式有哪些
生活中骗取贷款罪常见形式如下:
1.冒名顶名贷款;
2.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相信贷款人申请的贷款和承兑将用于收益较好的项目,风险较小,符合信用标准和政策;
3.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相信贷款人具有良好的销售、资产和盈利能力,具有较高的信用;
4.使用虚假证明文件,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审计报表、银行存款证明等;
5.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或故意高估担保物的价值,或将抵押给他人的抵押物或质押给他人的权利提供给银行作为无效担保,或虚构担保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冒用他人信息贷款构成什么罪行,刑法如何规定
行为人冒用他人信息进行贷款的行为可以构成贷款诈骗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是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哪些是冒用他人信用卡诈骗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有:
1、行为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作废的信用卡的
2、行为人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3、行为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