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假币罪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14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持有假币罪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持有数额大小判处不同期限的有期徒刑。持有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是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为故意等。
一、

持有假币罪的法律处罚规定是什么

  持有假币罪的法律处罚规定是: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

持有假币罪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持有假币罪的构成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持有、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可构成本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持有假币罪

三、

持有使用假币罪立案标准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的客体应为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印刷、发行、流通、回笼等诸多环节,包括货币发行的管理(如发行基金的管理.货币发行与回笼的管理、发行量的管理),银行出纳的管理,为保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所实施的有关管理等,并且每个方面的管理都涉及众多的内容。把包括如此多方面内容的国家货币管理制度视为特有、使用假币罪的客体,就不可能准确的反应其客体的特殊性。因此,持有、使用假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法中关于持有假币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犯了持有假币罪的判刑规则: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罚金; 2、持有假币的数额较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 3、持有假币的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中关于运输假币罪的处罚规定有什么
运输假币罪的判刑规则: 1、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的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 3、犯罪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标准的,则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现行刑法对使用假币罪处罚的规定是什么
现行刑法对使用假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假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叶律师
叶律师
11分钟前
滴滴司机猝死能否获得赔偿以及赔偿多少,取决于其与平台的法律关系、猝死是否被认定为工伤或平台是否存在过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这种该情况直接去自然资源局添加就行了。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15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熊晖律师
熊晖律师
19分钟前
你好可以按照侵权纠纷起诉的维权的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