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生效的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2-02 19: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示生效的方式有文字公示、口头公示、媒体公示、网络公示、书面公示和实体公示这几类。公示出来的结果是可以更改的,在公示期内,相关人员认为有异议的,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公示部门提出。
一、
公示生效的方式有哪些
公示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文字公示:通过文字形式公示信息,例如在公告栏中发布通知、决定等。
2.口头公示:通过口头形式公示信息,例如在会议上宣布决策、通知等。
3.媒体公示:通过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公众公示信息,例如政府发布政策解读等。
4.网络公示:通过网络渠道公示信息,例如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政策、通知等。
5.书面公示:通过书面形式公示信息,例如在合同、协议中等。
6.实物公示:通过实物展示形式公示信息,例如在博物馆展示展品等。
以上就是公示形式的几种分类,每种公示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公示方式。
二、
公示出来的结果可以改动吗
可以更改,方法:
1.公示期内以书面向公示部门提出;
2.需要实名提出异议,不能匿名。写出具体的,真实的情况;
3.公示部门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三、
公示一般是几个工作日
公示期一般的天数与实际情况有关系。
找法网提醒您,公示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国家公示。 国家公示是指国家政府通过相关决议、项目和政策之前,把相关草案向社会大众公示,征求意见,以便听取不同意见,对草案做最后修改。国家公示由于涉及大多数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天。
2.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
3.企事业单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7天左右。
4.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公示期是对公示的时间限定,是近代民主的产物。它的存在无疑最大限度地听取了不同意见,满足了人们的要求,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一定的时间限定又不至于使问题因无限期拖延而迟迟得不到解决,提高了效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股权变更公示多久生效,具体规定是什么
股权变更即时信息公示的期限一般是20个工作日。依据我国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应当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法律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企业未依照前款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股票变更公示多久生效,具体规定是什么?
股权变更即时信息公示的期限一般是20个工作日。依据我国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应当自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法律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
(三)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
(四)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
(五)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企业未依照前款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