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听证的人员组成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0-18 08: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处罚听证人员的组成有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行政处罚书的内容有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和证据、对当事人的进行的处罚和期限等。
一、

行政处罚听证人员组成是怎样的

  行政处罚听证人员的组成有:

  1.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   

  2.调查人员、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

二、

行政处罚书有哪些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部门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7.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部门的印章。

行政处罚听证

三、

行政处罚听证有时间限制吗

  行政处罚听证会有时间限制,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同时,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处罚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行政处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827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处罚如何听证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依照以下程序组织听证: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标准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是较大数额罚款,具体是指对公民作出二千元(含)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一万元(含)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的。作出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行政处罚听证员包含听证主持人吗
行政处罚应这样听证: 1、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 2、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3、听证由
行政处罚 罚款 听证吗
您好,需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行政处罚听证
可以延期,一半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行政处罚听证
你是可以申请听证的
行政处罚听证
你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听证几天内提出
行政处罚听证几天内提出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事情陈述简单不好回答,
已在新公司缴纳社保,上一家公司的社保还能补缴吗?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行政处罚听证几天内举行
行政处罚听证几天内举行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问问我们公司规定每月休息四天,我有事要连续休息三天,领导让我写请假条合理吗?
休息休假管理制度如下:1、对于休息日安排工作的,只有在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才支付加班报酬(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对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无论是否安排补休
在个体户实习,但是没有公章什么的
实习证明可以盖合同专用章。单位对外签订合同时使用合同专用章,可以在签约的范围内代表单位,单位需承受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公章可以代替公司的合同专用章使用。凡是以
你好私人老板没签合同因拒绝加班被开除不给结算工资可不可以仲裁
针对此情况,你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劳动仲裁。投诉较为简便,但效果可能有限;劳动仲裁程序相对复杂,但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能更好保障你的权益。
邮政外包人员,端午节没有加班费,还要上班合法吗
不合法。若公司未支付加班费,可先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问题仍未解决,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户口本是要我自己的还是户主的
在涉及法律事务时,户口本的使用情况因具体需求而异。如办理结婚登记、房产过户等,通常需要提供户主页以证明家庭关系;而办理身份证、护照等个人事务时,则主要提供个人页
被人恶意注销账号
恶意注销他人账号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可能需要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接受行政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