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不履行仲裁决定应采取什么措施
更新时间:2023-10-25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方不履行仲裁决定应采取的措施是与对方再沟通协商解决,或是请求司法机关进行调解,再者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决定的部门机构是仲裁委员会。
一、
对方不履行仲裁决定应采取什么措施
先跟被执行人进行严肃地交涉。仲裁结果公布以后,如果被执行仲裁的一方不执行仲裁,可以先跟他严正交涉,提出严肃的抗议,要使他积极配合执行仲裁结果。可以是有关国家机关去交涉,也可以是有关国家机关一起去交涉。
可以请当地的司法人员进行司法调解。仲裁,一般是民事行为方面的事情。当被执行仲裁的一方如果不执行仲裁结果时,可以到当地的司法所去申请司法调解,由司法人员督促被执行仲裁结果的一方依法执行。
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关国家机关所作出的仲裁,是一种依法履行其职责的行为,其仲裁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些所谓的老赖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以到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的执行庭去强制执行。
二、
仲裁决定的部门是什么
仲裁机构的机关是仲裁委员会。仲裁机构分为国内仲裁机构和国际仲裁机构,我国常设的仲裁机构是仲裁委员会。目前,我国的仲裁机构有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条,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三、
仲裁决定多久能作出
找法网提醒您,仲裁结果多久出来,是根据仲裁类型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属于国际经济贸易仲裁会在六个月内出来;
2.如果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结果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出来;
3.如果属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会在六十日内出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情形有哪些?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包括:
1. 当事人未订立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
2.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3. 仲裁庭的组成违法的等。
当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上述情形时,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可裁定不予执行。此外,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也将裁定不予执行。
对于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对方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后对方不履行
法律分析:不执行仲裁可以请当地的司法人员进行司法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决定
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