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医疗报销有哪些范围规定
更新时间:2024-01-17 0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费医疗报销范围规定是允许报销的药品、允许报销的诊疗项目和允许报销的医疗服务设施所产生的费用。报销医疗费用的时限是一年的时间,需要到指定的机构去报销即可。
一、
公费医疗报销有哪些范围规定
1.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允许报销的药品;
2.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允许报销的诊疗项目;
3.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允许报销的医疗服务设施所产生的费用。报销费用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个人也要支付相应的一部分。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个人帐户用于支付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个人帐户不足支付的,由本人自负。
二、
报销医疗费用的时限是多久
医保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情况下限期一年。找法网提醒您,也就是说在出院之后的一年内,前往指定的机构去报销医保费用都是可以的,一旦超过一年还没有报销,就无法再报了。而且根据规定当年医疗费用都是要当年报销,不允许隔年报销。

三、
异地就医如何进行报销
异地就医进行报销的方式如下:
1.先垫付后报销。由患者自己先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然后再携带住院证明,及相关票据等资料到参保地所在的医保局办理报销;
2.直接结算。只要刷社保卡就可以直接结算个人负担的费用;
3.线下备案。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社保卡等相关的材料到参保地所在的医保经办部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4.线上渠道。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国家医保局官网等方式办理。
参保人员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参保人员确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在非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因抢救必须使用的药品可以适当放宽范围。参保人员急诊、抢救的医疗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费医疗报销范围,有哪些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公费医疗是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施的一项社保制度,通过医疗卫生部门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对于在职人员的门诊费用,公费医疗的报销比例根据不同金额区间有所不同:
1. 年度内校内、校外医药费合并计算,若≤3000元,公费医疗报销80%,个人负担20%;
2. 若>3000元,公费医疗报销90%,个人负担10%。
对于住院费用,公费医疗的报销比例同样根据费用金额有所不同:
1. 年度内≤10000元,公费医疗报销90%,个人负担10%;
2. 若>10000元,公费医疗报销94%,个人负担6%。
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国家工作人员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减轻其医疗负担。
是不是属于公费医疗费用报销?
针灸理疗能医保报销。针灸治疗是属于医保的,而且报销的比例相对比较大。可以很大程度上来节省你的治疗费用。推拿服帖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也是在报销范围之内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