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要如何准确确认
更新时间:2024-02-05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确认方法是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单位、与争议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等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是前置制度,当事人应当先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起诉。
一、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要如何准确确认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要如下准确确认:
1.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2.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3.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二、
劳动仲裁是前置制度吗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包括如下:
1.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如,《入职登记表》、《聘用书》等;
2.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岗位调整通知》、《借调函》、《岗位说明书》、《员工绩效考核表》等;
3.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如,《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
4.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如,《工资条》、《银行打卡记录》等;
5.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如,《考勤表》、《考勤记录》等;
6.劳动者离职方面的资料:如,《离职交接表》、《辞退书》、《辞职申请》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如何准确界定
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指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劳务派遣相关单位。具体操作:1. 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直接劳动关系,确定基本当事人;2. 涉及劳务派遣时,需将派遣和用工单位均列为当事人;3. 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申请或通知参加仲裁。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如何明确的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等。如涉及劳务派遣,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当事人可亲自或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代理人选择需慎重,应具备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如何去确定呢
1. 劳动争议仲裁的当事人是根据其与案件的关联来确定的,产生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是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是申请人,需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而被申请仲裁的就是被申请人,需要是明确的。
2.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3.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4. 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5.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