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遂和未遂的故意杀人罪如何辨别
更新时间:2024-01-01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既遂和未遂的故意杀人罪辨别的方法是看受害人是否已经死亡,如果受害人死亡的,则为既遂。需要注意的是,故意杀人罪不符合缓刑的条件,因为该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一、
既遂和未遂的故意杀人罪如何辨别
既遂和未遂的故意杀人罪辨别的方法是看受害人是否已经死亡。
既遂和未遂的区别为: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
故意杀人罪能缓刑吗
找法网提醒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是不能被判处缓刑的,因其不能满足缓刑适用条件中的刑期规定。《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期限是二十年。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追诉期限是十年。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故意杀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方法
在故意杀人罪中,既遂指的是行为已经导致死亡,而未遂则是指行为未能导致死亡。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我们需要分析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以及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等。同时,结合相关证据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既遂可能会面临较为严厉的法律制裁,如死刑等;而对于未遂的情况,在处罚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怎么样区分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未遂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
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及判定**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如果杀人行为导致了死亡结果的发生,即构成故意杀人既遂;如果没有发生死亡结果,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未遂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
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及判定**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如果杀人行为导致了死亡结果的发生,即构成故意杀人既遂;如果没有发生死亡结果,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