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公诉该按照什么步骤来进行
更新时间:2023-12-31 1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提起公诉该按照的步骤是,相关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立案,立案之后进行侦查等。公诉案件是不能进行撤诉的,因为公诉案件的诉讼权是属于国家,不属于被害人。
一、
提起公诉该按照什么步骤来进行
提起公诉的程序为:
1.对于属于管辖内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开始进行侦查;
2.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进行审查,并作出起诉决定;
3.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
4.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二百五十九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二、
公诉案件可以撤诉吗
公诉案件是不能撤诉的。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害人,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拥有补充诉讼权。但是,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可以影响量刑的。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处刑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是可以适用缓刑的,如果被害人向法院求情,是会影响量刑的,法院的法官是可以酌情处缓刑。公诉案件不是当事人说了就算了的,即使受害人不告了,公诉机关也要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三、
公诉案件审查起诉的时间
找法网提醒您,公诉案件审查起诉期限是三个月,由于刑事案件可能给社会造成的侵害是比较大的,若是不及时的审结该案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社会恐慌事件,由此检察院必须要在三个月被救完成审查起诉的工作,由于被审查的都是证据比较充足的,故而审查工作也是比较容易进行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检察院提起公诉前流程是什么
公诉案件的起诉流程:
1、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3、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提起公诉的程序,法律依据是什么
提起公诉的程序:检察院做出提起公诉决定,并制作起诉书,将起诉书连同案卷材料和证据等一并送交人民法院,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而代表国家将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提起公诉是什么阶段
提起公诉阶段是指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居于侦查和审判之间的一个诉讼阶段。在中国,检察机关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的审查。
<br/>
法律依据:<br/>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br/>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br/>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