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遣送出境几年不准入境了
更新时间:2023-12-18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外国人遣送出境十年内不准入境,外国人违反规定情节严重,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部驱逐出境。驱逐出境和遣返人员区别是二者的程度不同、入境限制不同。
一、
外国人遣送出境几年不准入境了
外国人遣送出境十年内不准入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外国人违反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
二、
驱逐出境和遣返人员区别
驱逐出境和遣返人员区别如下:
1.驱逐出境是一种刑罚,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遣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2.二者的程度不同。外国人违反入境管理规定的,但不涉及犯罪的,相关行政部门会遣送其出境。外国人在我国犯罪的,法院可能会判决驱逐出境。
3.入境限制不同。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能入境。而被遣送出境的外国人,自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三、
驱逐出境要考虑哪些因素
找法网提醒您,驱逐出境要考虑的因素有:
1.犯罪的事实。所谓犯罪事实是指与犯罪构成有关的事实,它不仅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等,还包括与犯罪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如犯罪分子犯罪前的表现、犯罪后的表现。
2.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性质是指犯罪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犯罪罪名。
3.犯罪的情节。犯罪情节可以揭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在适用驱逐出境时,要考虑到犯罪情节。一般说,对累犯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初偶犯、自首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适用驱逐出境。
4.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情况。它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的主要根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被遣送出境的人多久不能进入中国
法律分析:外国人被遣送出境后,通常在被遣送出境之日起的一至五年内不得再次入境。若在规定期限内入境,海关将再次遣返。具体年限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违反情节较重的情况,一般为五年内不得进入中国境内。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外国人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以遣送出境:
1. 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2. 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3. 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4. 违反本法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对于其他境外人员,如有上述情形之一,也可以依法遣送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内不得再次入境。
驱逐出境几年不得入境
法律分析:被公安部驱逐出境的,根据具体情况,1-5年内不准入境。具体情形包括:
1. 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2. 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3. 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如有上述情形之一,也可以依法遣送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多久不能进入我国境内
法律分析:外国人被遣送出境后,一般是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的,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入境的,海关也会遣返当事人。至于是多少年,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违反情节比较重的,一般是5年内不得进入我国境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1至5年内不准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