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中哪些情形不授予专利权的
更新时间:2023-09-14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有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及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等。
一、
专利法中哪些情形不授予专利权的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下:
1.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比如制作吸毒工具、赌博设备等。
2.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3.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对自然规律和有助于说明自然规律的自然现象的特性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学认识。但是,科学发现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不具备工业上的实用性,因此不授予专利权。
4.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才能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不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则,不具备技术的特点,因此不能授予专利权。
5.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为直接实施对象,对之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的过程。
6.动物和植物品种,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不包含生产动物和植物品种的方法。
7.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需要指出的是,不仅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获得专利保护,而且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8.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相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
二、
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情形都有哪些
1.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2.向外国申请专利,未经保密审查;
3.不符合专利法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的固定;
4.外观设计与在先权利相冲突或者不符合新设计的要求;
5.权利要求书未以说明书为依据;
6.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
7.提交的外观设计照片不清楚;
8.修改超出范围、依法不授予专利权的法定情形;
9.重复授权、不符合专利权的定义等。

三、
如何确定是否涉嫌侵犯专利权
找法网提醒您,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为经过申请,依法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2.行为人存在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3.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
4.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能授予专利权情况有哪些
不能授予专利权的主体:
1、当事人不享有专利所有权的,例如,职务作品的劳动者;
2、当事人不具备申请专利的行为能力;
3、不能授予专利权的其他主体。法律依据:《专利法》第九条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专利法规定哪些情形不得授予专利权
如下情形不能授予专利:
1、申请授予专利的客体非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之一;
2、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具有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3、申请人不享有申请授予专利的资格;
4、其他不能授予专利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四十五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专利法规定哪些情况不得授予专利权
1、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如下:
(一)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二)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