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法律规范
更新时间:2023-09-13 04: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土地补偿费分配标准是土地补偿费归集体所有;安置补助费归土地承包人所有等。处理农村征地补偿纠纷的方法包括当事人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向法院提起诉讼等。
一、
探讨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法律规范
农民承包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方式如下:
1.土地补偿费归集体所有,应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
2.安置补助费归土地承包人所有,应分配给在承包期内失地的土地承包人;
3.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所有,由村集体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具体分配。
二、
如何处理农村征地补偿纠纷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三、
农村土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国家征收土地的补偿是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有用途进行补偿的,在土地被批准征收之后改变用途的仍然按照原有用途进行补偿。
1.土地原属于耕地的按照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的进行补偿,即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倍数来确定补偿费。
2.若征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土地管理法未作明确规定,只是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则,各省都制定了补偿的相关规定,大致情况是征收耕地以外的农用地,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进行补偿,这个倍数会低于耕地补偿确定的倍数。
3.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照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进行补偿。
4.征收荒地和未利用地的原则上不予补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该怎么分配,具体的法律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费的分配是:土地补偿费归集体所有,应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安置补助费归土地承包人所有,应分配给在承包期内失地的土地承包人;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所有,具体分配可以由村集体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土地补偿费如何分配,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土地补偿费分配如下:土地补偿费分配给集体,由集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安置补助费分配给承包期内失地的土地承包人,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分配给经营种植者和附着物权利人。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土地补偿款的法律规定
征地补偿款纠纷作为原告需要提交以下的证据:第一,原告的身份证明,证明其具有合法的诉讼主体资格;第二,原告与征用方签订的补偿合同或者协议,确定原告应该取得的补偿款数额;第三,被告的身份信息情况,工商登记信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