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股东股权转让的合规流程与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9-24 0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人股东股权转让的合规流程是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向工商局提交材料等。股权转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
法人股东股权转让的合规流程与法律规定
股权转让的操作流程如下:
1.需要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股权转让价格、交接、债权债务、股权转让款的支付等事宜,转让方与受让方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盖章;
2.股东对于相关股份转让给第三方,放弃优先购买权,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或证明;
3.召开老股东会议,经过老股东会表决同意,免去转让方的相关职务;
4.召开新股东会议,经过新股东会表决同意,任命新股东的相关职务;
5.在上述文件签署后30日内,向税务部门交纳相关税款,再向公司注册地工商局提交《股权转让协议》、新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由公司股东会指派的代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二、
股权转让的诉讼时效
股权转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股权转让收入属于什么收入
股权转让收入属于投资收益收入。投资所分的利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都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投资收益在税收上是作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应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股东内部转让股权,股东能否转让?
法律分析:公司股东间能股权转让。根据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股权,但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间进行股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七十一条?【股权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股权转让,股东不愿出资,股东能否转让股权
股东出资不到位的,能转让股权。但如果受让人知情或应当知情的,则要与股东一起承担足额出资的责任。如果受让人承担了足额出资的责任,则可以向转让给其股权的股东追偿。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第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股权转让,股东不想出资,股东能转让股权吗?
法律分析:股东出资不到位的,能转让股权。但如果受让人知情或应当知情的,则要与股东一起承担足额出资的责任。如果受让人承担了足额出资的责任,则可以向转让给其股权的股东追偿。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第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