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的多种收费方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9-21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服务的多种收费方式是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计时收费等。法律服务所业务范围包括了应聘担任法律顾问、代理参加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解答咨询等。
一、
法律服务的多种收费方式是什么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
1.常规收费
常规收费是参照诉讼程序的级别进行,诉讼程序为“二审终审”制,即诉讼分一审阶段、二审阶段,首次提起诉讼即为一审,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如一方当事人不服,即可提起二审,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一般情况不得再提起诉讼。但是现实中,判决之后还有执行程序的提起,即判决后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确定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以使判决内容得以实现(即平时所说的查封、扣押财产)。相对应的,律师收费也就有一审收费、二审收费、执行程序收费三个阶段。
2.包干收费
包干收费是指收取一次费用后将案件负责到底,即只收取一次费用而负责一审、二审、执行三个阶段。收费标准在常规收费中一审收费的基础上适当调高。
3.风险收费
风险收费是指在执行到判决、调解、和解的款项之前,只收取较少的费用,待胜诉或执行到款项后再收取较高的费用。收费标准为前期费用大约为2000-10000,胜诉后为胜诉或执行到金额的10-30%。
二、
法律服务所业务范围
1.应聘担任法律顾问:担任本辖区的乡镇、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个人合伙组织及公民的法律顾问;
2.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
3.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审查合同、协议、章程等法律服务文书,参与协商和谈判,参与协调、仲裁活动,申请行政复议,代理合作、担保、分家析产等单项民事、经济法律事务等;
4.主持调解纠纷、经济、劳动争议、生产经营性纠纷及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民间纠纷;
5.解答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各项具体法律事务的方法和途径及政策咨询;
6.代写法律事务文书:诉讼法律事务、非诉讼法律事务及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7.协助办理公证:协助开展证前服务、办理公证申请、办证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及证后服务;
8.办理鉴证:在积极开展协办公证业务的基础上,应当事人的申请,可以对一些内容单一、权责明确、标的额小、履行期短的协议或合同给予审查和证明,并监督协议或合同的履行;
9.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三、
法律服务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找法网提醒您,法律服务合同约定由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处理合同当事人相关事宜(比如代理案件),则此类法律服务合同属于委托合同的其中一种。
《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定义】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律服务事项?
针对法律服务公司开办条件的问题,我做以下简要分析。成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八名以上专职人员。其中至少五名是已取得法律专业大专以上毕业文凭者;或已取得律师资格证者;或实际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包括在公、检、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以及从事法律教学和研究工作五年以上者。符合上述条件的离、退休干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3、自有资金三万元以上,成立公司的须十万元以上;4、有健全的财会制度。法律依据:《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三条成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八名以上专职人员。其中至少五名是已取得法律专业大专以上毕业文凭者;或已取得律师资格者;或实际从事法律专业工作(包括在公、检、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以及从事法律教学、研究工作)五年以上者。符合上述条件的离、退休干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必要的办公条件。3、自有资金三万元以上(成立公司的须十万元以上)。4、有健全的财会制度。
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所代理范围有:<br />
1、应聘担任法律顾问;<br />
2、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br />
3、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br />
4、主持调解纠纷、经济、劳动争议、生产经营性纠纷及部分民间纠纷;<br />
5、解答法律咨询;<br />
6、代写法律事务文书;<br />
7、协助办理公证;<br />
8、办理鉴证;<br />
9、协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br />
法律依据:<br />
《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第三条 <br />
基层法律服务所按照司法部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执业要求,面向基层的政府机关、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以及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