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税收滞纳金的天数
更新时间:2023-12-04 0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税收滞纳金的天数是从超过规定的申报缴纳期最后一天的次日开始计算。不服税收滞纳金需要先申请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是6个月,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起诉。
一、
如何确定税收滞纳金的天数
税收滞纳金的天数是以超过规定的申报缴纳期最后一天的次日算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简单讲,就是从滞纳那天开始,算到缴纳那天,每天按税款的万分之五征收。
二、
税收的滞纳金的计算公式
税收的滞纳金计算标准:
1.滞纳金=未按期缴纳的税款*滞纳天数*万分之五;
2.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
3.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滞纳金金额=滞纳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税额×0.5‰×滞纳天数。
找法网提醒您,按照规定,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或其代理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逾期缴纳的,海关依法在原应纳税款的基础上,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05%的滞纳金。征收滞纳金,其目的在于使纳税义务人承担增加的经济制裁责任,促使其尽早履行纳税义务。

三、
不服税收滞纳金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服税收滞纳金是不能直接起诉的,需要先申请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是六个月,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了税收滞纳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税收滞纳金是多少:一般的滞纳金(包括税收滞纳金)都没有最高限额的说法。根据相关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2年如何计算税款滞纳金?
法律分析:具体计算滞纳金的公式是:滞纳金=滞纳税款的数额×税款滞纳所持续的日数×
0.05%。法律依据:《中航啥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依照上述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在批准的期限内不加收滞纳金。纳税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具体计算滞纳金的公式是:滞纳金=滞纳税款的数额×税款滞纳所持续的日数×
0.05%。
如何计算纳税滞纳金,如何计算纳税滞纳金
法律分析:税务滞纳金是按照应收税款的金额来计算,即应缴税款*滞纳税款之日*万分之五来进行计算。滞纳天数从应缴税款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