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妥善处理丢失的二手房购房合同
更新时间:2023-10-11 08: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妥善处理丢失二手房购房合同的方式是:与对方进行协商,重新补签一份购房合同。在司法实践当中,有效的购房合同一般会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等法定条件。
一、
如何妥善处理丢失的二手房购房合同
二手房合同丢了需要进行补办。
合同丢失并不会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合同一般是一式两份,丢失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和合同另一方进行协商,重新补签一份合同。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
购房合同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
签订购房合同后有哪些权利
找法网提醒,签订购房合同后的权利有:
1.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交房的权利;
2.要求开发商准时交房的权利;
3.办理产权登记、办理户口的权利;
4.中止支付价款的权利;
5.检验开发商交付房屋的权利;
6.索取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的权利;
7.违约索赔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处理房地产合同丢失,如何在法律上规定
房子合同和收据丢了的处理:
1、如果买了现有的房子,如果已经办理了转让登记手续,从法律上消除了意外丢失造成的隐患,只需要补充丢失的材料;
2、购买期房,未办理房地产登记的,可以到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查询。如果办理产权登记,自然也不必担心因合同和收据丢失而造成的隐患;
3、还可以向开发商解释情况,并与开发商协商解决。最好重新签订购房合同,并要求开发商出具相关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手房购房合同丢了如何办,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购买二手房的合同丢了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如果没有办理预售登记购房合同丢失的,可以与卖方重新签订一份购房合同,作废原合同。
二、如果办理了预售登记,并且要按揭购买房子,在办理按揭贷款之前丢了合同的,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再重新签订新的购房合同。
三、如果办理了预售登记,且是按揭购买房产,在办理按揭贷款前丢了合同的,则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再重新签订新的购房合同。并且还需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购二手房合同丢了可以怎么处理呢
购买二手房的合同丢了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如果没有办理预售登记购房合同丢失的,可以与卖方重新签订一份购房合同,作废原合同。
二、如果办理了预售登记,并且要按揭购买房子,在办理按揭贷款之前丢了合同的,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再重新签订新的购房合同。
三、如果办理了预售登记,且是按揭购买房产,在办理按揭贷款前丢了合同的,则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声明合同作废,到三个月期满后,拿着报纸去做预售登记的机关申请注销所签订的那份合同,然后再重新签订新的购房合同。并且还需要和办理贷款的银行签订一份变更协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