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现行税收法律框架
更新时间:2023-09-08 0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了解现行税收法律框架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法律的层级主要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等。税务的范畴包括税法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等。
一、
了解现行税收法律框架
了解现行税收法律框架: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收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等),以及个别地方人大及常委会(仅限海南、民族自治地区)
税法跟其他的法律例如民法、刑法一样,都有不同的法律层级,可以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税收规章,效力依次递减。
其中,税收法律又分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直接制定的法律和授权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前者如《企业所得税法》,后者如《增值税暂行条例》。
二、
税务的范畴包括哪些?
1.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2.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3.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4.税收的作用。找法网提醒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税收权利主体是指
税收的权利主体包括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双方。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只是因为主体双方是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因此,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利与义务平等是不一样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税收法律事实按照税收法律事件和税收法律行为分别例举3种变化的
税务做变更意思是登记证信息不一致,需要到税局重新变更。
税务是指和税收相关的事务。一般税务的范畴包括:税法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税收的产生、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税务变更登记所需要的资料,具体如下:
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或有关部门核准执业的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工商变更登记核准(备案)通知书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变更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3、原国、地税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原件;
4、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涉及变动的提供)。
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法律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为税法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包括国家、征税机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和征税机关的权利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货币、实物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