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起公诉及步骤
更新时间:2023-11-24 1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提起公诉及步骤是公安机关立案,进行侦查,移交检察院,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决定起诉的,移送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审理判决。公诉案件由法院受理后两个月内判决。
一、
如何提起公诉及步骤
1.对于属于管辖内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开始进行侦查;
2.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进行审查,并作出起诉决定;
3.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
4.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执行。
二、
提起公诉多久判决
公诉案件一般宣判的时间是受理后二个月以内,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找法网提醒您,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三、
公诉与自诉的区别是什么
1.案件来源不同。
2.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
3.审查程序不同。
4.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5.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
6.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不同。
7.举证责任不同。
8.刑罚处罚的轻重不同。
9.案件的可分性特点不同。
10.审理期限的要求不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起诉公诉案件的过程是什么?如何起诉
公诉案件的起诉流程:
1、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3、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