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中的误诊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10-20 05: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疗事故中的误诊赔偿标准是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需要根据伤残程度来确定。医院被误诊的处理方法是双方协商,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向法院起诉。
一、
医疗事故中的误诊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误诊致伤未致残的,赔偿医疗费及误工费。
2.误诊致残的,除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外,还应支付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实际抚养人的必要生活费。
3.误诊致死的,首先应承担刑事责任,然后再追究其民事责任。除上述全部费用外,还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
二、
在医院被误诊了该怎么办
在医院被误诊了该如下处理: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
2.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向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诉讼。
找法网提醒您,患者发现医院误诊后,首先应该及时保留证据。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

三、
医生误诊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临床误诊的性质不同,涉及到法律责任也不同,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1.医疗事故责任。
2.民事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3.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责任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医疗责任判定需综合医疗过失等因素。完全责任指损害全由医疗过失造成;主要责任指损害主要由医疗过失造成;次要责任指损害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轻微责任指医疗过失起轻微作用。
医疗过错责任的判定标准是如何设定的?
医疗过错责任判定复杂,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确认医疗行为主体、分析其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评估患者损害情况,以及判定损害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各环节需依据专业知识和法律条款进行。
什么情况算误诊,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误诊属于侵犯了生命健康权,但判断是否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需满足两个条件:
1. 误诊的疾病是否为通常疾病(即当前医疗技术可诊断并处理的疾病)。
2. 误诊是否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若误诊的疾病非通常疾病,即便构成误诊,也不需承担责任。同样,若是通常疾病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也不构成责任。
在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档:
- 完全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 主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 次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 轻微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仅起轻微作用。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会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以判定具体的责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