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区别
更新时间:2023-10-18 03: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区别包括制定主体不同,效力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共存;数量多、内容广泛丰富,覆盖范围广等。
一、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2.效力不同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法规,地方法规不得与行政法规相抵触。
3.适用范围不同行政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二、
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法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表现形式多样;
2.行政法规范数量多、内容广泛丰富,覆盖范围广;
3.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易变性,灵活性强,可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4.程序性规范与实体性规范共存。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三、
违反行政法规会有哪些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行政法规会的处罚有: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等由《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地方法规和行政法规有什么区别?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出台的地方性法律。地方性法规必须要在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行政法规的效力要高于地方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出台的地方性法律。地方性法规必须要在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行政法规的效力要高于地方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与发布,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等四个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要高于政府规章。双方有冲突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