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还借款人会坐牢吗

更新时间:2024-06-20 11: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无力偿还借款人一般不会坐牢,其属于民事纠纷。借钱不还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包括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等。
一、

无力偿还借款人会坐牢吗

  1.欠款人无力偿还一般不会判刑,因为欠钱不还一般不会涉及刑事责任,而是涉及民事财产纠纷;

  2.但是,如果行为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

借钱不还申请强制执行有哪些条件

  1.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

  3.申请执行人必须是法律文书规定的权利人或者权利承受人;

  4.义务人没有按期履行义务;

  5.属于执行法院管辖。

无力偿还借款人

三、

别人借钱不还起诉流程

  别人借钱不还起诉流程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603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网贷无能力还款,多少钱会坐牢
网贷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没有刑罚
借款人无力偿还会坐牢吗?
无力偿还债务一般不会坐牢。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不属于“老赖”,当事人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延期或者分期偿还。老赖也即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欠贷款无力偿还会坐牢吗
法律分析:欠钱无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通常不会坐牢。但是如果借款人在法院判决后,有能力还钱而拒不执行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
贷款无力偿还,要坐牢吗
法律分析:欠债无力偿还一般不需要坐牢,除非确有能力归还而拒不执行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的可能会坐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
无力偿还贷款会坐牢吗
债务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一般不会构成犯罪,因此也不会坐牢。但是,如果行为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
替人背债300万,无力偿还会坐牢吗
民事纠纷不会被判刑的
代款1oO万无力还,会坐牢吗?
你好,当事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不会被拘留。但如果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
显示涉嫌超载。没有显示太多!没有相关执法人员在场...这会被罚款吗...这会被罚款吗?
你可以要求举行听证,并可要求出示罚款的依据。对处罚决定不服的,你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影响美观,而且有一定噪音,影响居住。请问可以依据那些法律条款起诉对方?胜诉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你能够证明一楼雨棚给你造成了较为重大的不利影响,可以依据民法典相邻权的规定起诉。如果不能证明给你造成了较为重大的不利影响,胜诉概率就不大。
五年前因为拆迁申领了就业创业证,已缴纳两个月医保,我要怎么样才能申领失业补助金,可以申请失业补助金吗
如想申领失业补助金,需满足条件并准备相关材料。具体操作为:1.确保已办理失业登记;2.准备有效居民身份证、就业创业证、银行结算账户等材料;3.前往街道或镇社区事
赞赏码给别人了会是什么后果
赞赏码分享需谨慎。若分享,先确认对方身份和目的;不向不可信的人提供。若遇诈骗,立即报警并更换新的赞赏码。同时,定期检查账户安全,保护个人信息。
19年2月入职24年6月底离职带薪怎么计算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1.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带薪;2.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确保支付。选择时应考虑效率、成本和可行性,通常先协商,不成再诉诸法律。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