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

更新时间:2023-10-16 0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方式应该是要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的素质教育,家庭成员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方面也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等。
一、

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

  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

  3.学校预防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

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

  1.主观原因

  (1)好奇、好胜、爱寻求刺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总的来说,处于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丰富而复杂的大千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处于波动不定的焦虑状态,所以一方面他们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

  (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有的青少年是文盲和半文盲,有的青少年平时不注重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以至违法犯罪。

  2.客观原因。不良的社区环境和不良文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网吧,比比皆是,下课十分钟,学生便可去上网,不良的社会环境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不良习惯和不良的社会心理素质。

未成年违法犯罪

三、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实行什么方针

  找法网提醒您,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未成年违法犯罪怎么处罚?,法律怎样规定
1. 未成年犯罪的惩罚是:达到相应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在标准量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未成年犯罪,刑罚不能适用死刑。 2.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应当怎样处置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方式为: 1.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有特定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负刑事责任。 3.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若犯有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也应负刑事责任。 4. 对依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且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5. 对于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应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管教;必要时,可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防止单位犯罪的方法包括: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2. 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 3. 建立健全公司的负责人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提升员工法律意识和加强内部管理,预防单位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