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告离职员工造成损失程序

更新时间:2023-12-20 02: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司告离职员工造成损失程序的程序是行为人携带起诉书等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发送传票等,前提是先进行劳动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因为自身原因而离职的,一般不能主张经济补偿金。
一、

公司告离职员工造成损失程序

  公司告离职员工造成损失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进行诉讼,程序如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

  2.起诉状准备好后,到法院立案庭正式提起诉讼;

  3.法院先受理后,拿着受理通知书到指定的银行缴纳受理费;

  4.如果都符合需要写好起诉书携带身份证、证据等材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5.法院通知被告举证;

  6.法院发送传票,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

  7.开庭审理;

  8.法院判决。

二、

离职有补偿吗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者因为自身原因离职的,一般没有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员工造成损失

三、

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该时效期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则申请时效不受该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劝退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劝退员工应支付补偿。具体操作为:按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计算补偿金,即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工作不满半年,则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公司存在违规行为导致员工被劝退,除了上述补偿外,还需进行双倍赔偿。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员工被公司劝退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员工被劝退,应先协商,协商不成可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最后可通过诉讼解决。投诉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劳动仲裁需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诉讼则需向法院提起。具体操作中,需准备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公司遣散员工的程序有哪些?
公司遣散员工时,通常需提前通知、与工会协商、支付补偿金并办理离职手续。具体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员工同意遣散可协商解除,否则公司需确保程序合法,避免纠纷。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学校这种人籍分离的做法可能违反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孩子权益和教育公平。解决方案是先和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一般来说,一个账号退款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另一个绑定同一身份证的游戏账号。不过,游戏运营方有自己规则,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先别慌,看看对方的商标是否有效、自己是否真侵权。若觉得没侵权,收集证据证明商品合法来源、使用情况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换绑后不想出售游戏账号,得看和买家有无协议。若有协议,反悔算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比如退钱、补偿买家
你是什么秘密?被暗访到了?啥意思,没看懂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6分钟前
一般来说,你媳妇算二胎,你算头胎。生育政策以子女数计算,你媳妇之前有孩子,再生育算二胎;你之前没孩子
吴余茹律师
吴余茹律师
26分钟前
你好可以保留证据起诉追回的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