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授权的合法依据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30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授权的合法依据为行政许可法第23条和第24条,即规定了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下,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等。行政授权的程序是确定授权内容、选择授权的对象以及正式授予权力等。
一、
行政授权的合法依据有哪些
行政授权的合法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二、
行政授权的程序
1.确定授权内容。根据行政任务,行政领导必须确定其工作的内容与范围,然后对这些工作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应交由下级或者下级行政机关去处理的。
2.选择授权对象。行政授权内容确定后,上级领导便要在下级中选择适当的授权对象。选择授权对象时所依据的是指派工作的性质、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的程度等。
3.规定授权目标和责任。行政授权后一般都采取目标管理形式,故上级领导在授予下级权力后要对其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成果,以及完成工作的权限和所应负的责任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
4.正式授予权力。授权可以采取开会任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发文件、任命书或聘书等方式进行。
5.检查授权工作结果。上级领导检查授权工作结果可以要求下级定期填报表格、提出书面报告,或者被授权者定期做述职报告等方式进行。

三、
行政授权的原则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授权的原则为:
1.逐级授权原则。授权者一般是对其下属按级别逐层授权,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可越级授权。
2.权责一致原则。所授权限应与其所负责任统一。
3.授权适当原则。授权的范围、内容、人选、方式、期限、工作量等要符合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要从实际出发,考察被授权者的知识和能力,以利于行政事务的完成。
4.授权有限原则。授权者不可将自身不具有的职权或应当自己掌握的重大职权授予下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传唤的依据有哪些
行政传唤的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
1. 已知身份的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
2. 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警察出示工作证件后,可以口头传唤,并确保询问笔录中注明相关信息。
3. 逃避或拒不接受传唤的嫌疑人,在获得相关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依法采取强制传唤措施,必要时可使用约束性警械。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主要包括: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划拨存款、汇款;
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5、代履行等。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当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时,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方法有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1. 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执行等信息都是由法律进行设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3. 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4.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