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后应该如何应对

更新时间:2023-10-30 14: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被法院起诉后应当搜集证据,积极应诉。在应诉答辩时需要提供的材料有答辩状、被告主体资格材料和相关证据等。起诉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为直接利害关系人。
一、

法院起诉后应该如何应对

  法院起诉后的应对方式是搜集证据,积极应诉答辩。被告对管辖权无异议的,应诉答辩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答辩状: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供

  2.证据: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

  3.被告主体资格资料:被告是公民的,应提供本身份证复印件。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4.被告委托律师代为应诉人的,应向代理出具律师出具授权委托书,并注明是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

二、

起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找法网提醒您,起诉需要满足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院起诉

三、

法院起诉一般多长时间开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开庭的具体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需要根据你们的情况进行确定
李鹏律师
李鹏律师
7分钟前
你好你好在的在的怎么回事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在邮政买保险存五年后通常是可以取出来的。一般保险合同会明确约定存期和支取条件,只要按合同存满五年,正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低保评定综合考量家庭收入和财产等情况,有两万存款不一定会取消低保。若家庭收入仍低于当地标准,且存款是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