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既遂标准如何解释
更新时间:2023-10-29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既遂标准的解释是实施了犯罪的行为,达成了犯罪的目的。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包括概念不同;责任不同;阶段不同等。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行为犯等。
一、
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既遂标准如何解释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达成了犯罪目的,并造成了犯罪结果的犯罪形态。犯罪既遂作为犯罪的基本形态,是认定其他未完成犯罪形态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此外,犯罪既遂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
1.概念不同。找法网提醒您,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2.责任不同。犯罪既遂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
3.阶段不同。犯罪既遂已经完成犯罪阶段,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
犯罪既遂的类型有哪些
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和举动犯。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危险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刑法上如何规定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刑法中如何规定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样的,刑法上如何规定
犯罪既遂的概念为: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