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哪些
更新时间:2023-10-14 2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包括了时间效力、空间效力等。解除集体合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解除的、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国家宏观调控计划修改的、因不可抗力解除的等。
一、
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哪些
1.时间效力,即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后,才生效;
2.空间效力,即集体合同对签订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法律效力;
3.集体合同效力体现的其他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六条
【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二、
解除集体合同需要哪些条件
1.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2.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国家宏观调控计划修改或取消。
3.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
4.企业破产、停产、转产,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5.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包括诸如地震、风灾、旱灾、雷击等自然界发生的突变现象等自然现象。
6.违约。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认为全部或部分履行集体合同成为不必要,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
7.工会组织撤销或解散。如果工会撤销或解散后又与其他工会合并,那么,集体合同中规定的原工会的义务应由合并后的工会承担。

三、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是谁?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是职工和用人单位:
1.职工是集体合同的主体,其共同要求代表其利益的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找法网提醒,此处的职工代表和工会都是劳动者的代表,代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实际的主体是劳动者,其和劳动合同不同的是,集体合同是全体劳动者作为订立的一方。
2.用人单位也是集体合同的主体之一。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集体合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集体合同对人的法律效力(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全体劳动者具有约束力);(二)集体合同的时间效力(集体合同的时问效力是指集体合同从什么时间开始发生效力,什么时间终止其效力);(三)集体合同的空间效力(集体合同对空间的效力是指集体合同规定的对于哪些地域、哪些从事同一产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所具有的约束力)。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规定: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法律规定了集体合同的有效范围
集体劳动合同的效力范围体现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第五十四条规定,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准备签集体合同,请问要怎么签集体合同?
您好,集体合同与一般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在签订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但具体在不同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需要注意规定你权利的条款,比如说休息休假的权利,酬劳奖金的规定,五险一金、发生争议时的处理还有经济补偿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