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时间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18 01: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复议时间规定是两个月内。申请行政复议的程序是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复议机关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受理决定,并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书。
一、
行政复议时间规定是什么
行政复议时间一般是在60天内。行政复议申请人应自知道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相关行政复议机构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决定受理的,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即为受理之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二、
申请行政复议的程序是怎样的
找法网提醒您,申请行政复议有以下程序:
1.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
2.复议机关受理申请后,在七天内把复议申请书的副本或者是复印件发给被申请人;
3.被申请人在收到相关资料之后要之在十日内提出书面的答复;
4.复议机关进行审查和调查,并且提出和通过复议意见;
5.复议机关制作复议决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三、
单位申请行政复议需要什么材料
单位申请行政复议需要以下材料:
1.行政复议申请书(两份原件);
2.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明材料或被申请人不作为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核对原件);
3.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成立批复(复印件,核对原件);
4.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书;
5.授权委托书(原件);
6.被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核对原件);
7.律师的,须提交律师事务所所函(原件)、律师证(复印件,核对原件)。代理的,须提交律师事务所所函(原件)、律师证(复印件,核对原件)。
8.利害关系人申请复议的,须提交存在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
9.申请人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据材料。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复议时间有什么规定
行政复议期限为六十日。一般案件六十日内作出决定,法律另有规定或案情复杂可申请延期,延长期不超三十日。需确保程序正当,保障申请人权益。
行政复议有什么规定
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2.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复议时间多久,有哪些规定
提起行政复议的时间限制一般为六十日。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持有异议,应在得知该行为后的六十天内,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请求,以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当遇到以下情形时,可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1.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及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及执照、行政拘留等,表示不服;
2. 对行政机关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如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表示不满;
3. 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该法还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应在得知该行为后的六十天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除非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此期限。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申请期限延误,则申请期限应从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