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是否构成侵犯罪

更新时间:2023-09-30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可能构成侵犯罪。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的,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的等。
一、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是否构成侵犯罪

  泄漏他人信息违法。泄露个人信息不仅犯法,还有可能构成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有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

二、

如何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如下判定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1.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的;

  2.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0条以上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等其他严重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罪

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追诉时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追诉期是10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最高刑为3-7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你好,我想问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你好 侵犯公民信息罪现在是什么情况x
如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相关公民信息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泄露个人信息行为是否侵犯隐私权
个人信息被泄露侵犯的是个人的人身权利,主要是指个人的隐私权,未经本人同意,法律有明确的规定网络服务商泄露个人信息的,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在约定范围内公开;(二)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围内;(三)学校、科研机构等基于公共利益为学术研究或者统计的目的,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公开的方式不足以识别特定自然人;(四)自然人自行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五)以合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六)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公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个人信息,或者公开该信息侵害权利人值得保护的重大利益,权利人请求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公开个人信息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社保差9个啥意思?差9年吗,什么情况?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13分钟前
你好,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时可以自送达之日起三日内申请复核,如果超时就不能申请复核了。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22分钟前
你好,被骗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3分钟前
未成年犯罪记录一般不影响配偶入党,但需如实向党组织说明情况。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26分钟前
你好,可以和银行积极协商分期或者延期还款。
你好,是有法律问题需要帮助和分析。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