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获取证据是否合法有效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法获取证据不是合法有效,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法规所取得的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证据三性指的是证据合法性、证据真实性、证据关联性。
一、
违法获取证据是否合法有效
违法获取证据不是合法有效。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在法律上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零六条,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二、
证据三性指的是什么
证据的三性:客观情况下的真实性、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取得形式的合法性。
1.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2.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3.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找法网提醒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三、
如何获取民事诉讼所需证据
民事诉讼取证方法:
1.自行取证和委托律师调查取证
一般说来,律师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方便得多,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也会对律师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法吗,是否有效
租赁合同通常要求租赁物必须合法。非法建造的房屋因其违法性导致租赁合同无效。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房屋缺乏必要的许可证或未遵循建设规划,只要在一审开庭前获得必要的批准,租赁合同仍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1. 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除非该规定不导致行为无效。同样,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被视为无效。
如何获取专利侵权的证据,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证据的收集方式:一般情况下,应由当事人依法自行收集证据;也可请求人民法院对侵权证据进行保全或请求人民法院收集证据。专利侵权证据包括侵权者的基本信息的证据以及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如何获取交通事故证据
交通事故搜集证据的方法:尽量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交警来之前可以先拍照,将车祸现场以及车损状况进行全方面多角度拍照、或者视频记录。可以调取监控摄像头,查看事故经过。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